最后的三月(2):过河卒子——聊聊我的就业经历

最后的三月(2):过河卒子——聊聊我的就业经历
丁俊尧以下涉及到人名的,用天干代替(甲-庚);涉及到招聘的公司名的,用大写字母代替(A - G)。对话尽量还原当时的情况,尽量把能记起来的事情写下来,但无法保证原话如此。如有错漏,敬请谅解。
本文超长,请按需阅读。在其他自媒体平台上,我是将本文分为三篇来写的。
序
写这篇文章的时候,我的一个同学(甲)看到这个标题,问我:“你有就业经历吗……”
确实,我看到很多人都是投了一大堆简历、面试了几十次才找到工作。相比之下,我只投了六份简历,第一次面试就过了。从我开始考虑简历的事情起,到签约为止,总共只用了十天的时间,可谓是光速。这速度让认识我的人都感到震惊,包括我。
看到最近有很多谈自己的就业经历的文章和视频,我也写一个吧。视频的话就算了,因为我没有好的设备;但是写文章还是可以的。
初战失利
我没有参加秋招的原因是当时忙着考研,结果考研也没有成功,家里又不给钱供我二战,只能在春招的时候碰一把运气了。
我在之前的文章说过,有一个同学(乙)说可以给我介绍一份工作,在 A 公司当 PHP 程序员,工作地点在上海——他和 A 公司的人事比较熟。虽然不知道月薪有多少,但是毕竟在上海啊。
在此之前,我比较担心,因为首先我不是计算机相关的专业,其次 PHP 这种东西我最后一次接触是在大一的时候了,而且我看它只招一名员工。但是乙说,没事,反正这种创业公司需要储备人才,而且大家的技术水平都差不多。
3 月 16 日,乙得知我还没有做简历的时候,让我做一份简历。
说来也巧,我大三的时候学校组织我们去焦点科技实习——与其说是实习,倒不如说是换了个地方听了两周的课——的时候,被要求做简历。我那天晚上随便下了一个 PS 的模板。模板里面的文字是英文的,所以都需要换成中文的字体——别问,问就是思源黑体。后来大四上学期的就业指导课,我用了同样的简历交作业。
如今,这份简历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了。我仔细修改了简历,增加了很多内容。为了给增加的那些荣誉和经历腾出位置,我花了两个小时的时间。之后,根据乙的建议,我又添加了我的开发经历。
此后,关于这份工作的信息,却石沉大海,乙之后也只是和我说关于比赛的事情。估计人事还是想招科班出身的人的。
第一次宣讲会
自从上次的简历交出后,我又自学了将近一周的 PHP 课程,对找工作毫不上心。
3 月 20 日晚上,我突然发觉,我去 A 公司的希望怕不是破灭了吧。
恰好甲和我的一位舍友(丙)在谈论宣讲会和面试的事情。我也开始看学校的招聘网站上的信息,刚好看到明天 B 公司开宣讲会,而且招的就是电商运营人员,月薪 5000 - 7000 元,在常州和上海工作,福利还不少,在常州的话公司会解决住房。
我之后在天眼查上查了 B 公司的资料。这家公司以前上过市,但是 2018 年 6 月份不知什么原因退市了。听起来比较负面,但是退市也不一定是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——360 也退市过。其他方面也没有什么问题。于是我就连夜做了针对于 B 公司的简历。
为什么我针对于某一家公司做简历呢?这是我基于在知乎上看到的简历的制作技巧来操作的。本来有很多答案说最好使用公司的 VI 系统配色和 Logo,以表示一种归属感,但是我看了 B 公司的网站,就放弃了这个念头——网站用的应该是某个模板,估计很久没有更新了,上面还有 B 公司的股票代码,Logo 太小,而且 B 公司貌似也没有什么 VI 系统。所以我只能退而求其次,使用“工作意向”来进行针对,同时也在技能、工作经历和荣誉的表达上也偏向于 B 公司要招的职位。
这时候我突然发现,自己的技能多到连我都忘记的地步:我甚至连修图、剪视频这两点技能都差点忘了写了。
我的简历当晚实际上没有完成,到了第二天快中午的时候才完成,而此时我经常光顾的打印店休息了,我只好去图书馆打印,却发现图书馆彩印比我之前去的打印店还要便宜。当时因为是 PS 做的,生成的 PDF 文件有 30 MB 左右,打印店的人看到一个 PDF 都加载这么慢,表示十分震惊和不解。
正好甲和丙也去 B 公司的宣讲会。于是我们便一起去了。说实话,这是我这个学期以来第一次到教室,也是我第一次参加宣讲会。
B 公司是做跨境电商的中介的公司,宣讲会上也带了一大堆化妆品。我看到我们班也有女生过来参加宣讲会了(我们班的男女生对立明显,两边对就业情况都讳莫如深,所以谁找到工作、谁没找到工作,我是不知道的)。谁提问题或者是回答问题,谁就能够得到一份化妆品——丙就是这样得到一块羊奶皂的。
B 公司的人在宣讲会上说退市的原因是为了在海外上市。此外,她还说了常州的人才公寓的待遇:房子是两室或三室的,每人有一个卧室的空间,租金是一两百元一个月(我一直觉得是不是听错了,但是甲和丙听到的也是这个数)。至于月薪,如果不进行英语面试是 5000 元,如果英语面试通过了是 6000 元。算上英语面试,面试总共就有三次。
我们几个人当时觉得还可以,于是都提交了简历。在提交简历的时候,我偶然发现前面有一位女生的简历模板和丙的撞了,丙也发觉了,场面一度十分尴尬……
不过,甲说,简历这一关,应该很容易过——估计只要投简历就能过,毕竟他们招 20 个人呢。
招聘会前的准备
在宣讲会后,我继续找就业方面的信息。明天下午在体育馆有一场招聘会,有近 200 家企业会参会,这应该是一个绝佳的机会。
然而,当我在招聘会的信息页面检索了要“电子商务”专业的企业之后,发现结果只剩下 20 多家了。关键是这些结果中,大部分都是要销售类的职位的。
我不想做销售类的职业,有几个原因:首先,做销售对于专业的要求不高,如果整个经管院的专业都合适的话,根本就是瞧不起我们。其次,一想到对客户低声下气、陪客户喝酒什么的,我便无法忍受——而且我对酒精过敏。还有,我更想做数据类型的工作——我自学那么多东西就是想摆脱做销售的宿命啊!
最终,稍微符合我的心意的,只剩下 9 家企业的职位。
但是,如果按照之前的方法,9 家企业做 9 份简历的话,实在太麻烦了——导出一份文件要 2 分钟。而且,万一招聘会上出现了其他合适的企业的话,如果没有对应的简历的话,岂不是很尴尬?最后,我决定,对于其中一家我最想去的企业——C 公司,我针对于它的职位做简历;其他的企业,我便做一份通用的简历——上面不写工作意向,把自己的优势尽量写全。
不过做简历这件事,我也是直到第二天中午才完成——我是完美主义者。
说起来也很有意思,我的另一位舍友(丁)本来不准备找工作,看到我们对招聘会这么有兴致,也要去。于是我和甲、丙、丁四个人一起去招聘会了。
还有一件事情。
3 月 21 日晚,学校那边发表了我们院 2018 年的的就业质量报告——毕业生实际平均月收入 4819 元。顺便说一下,2018 年南京的本科生平均月薪是 5265 元。
另外,我们院男女比例 3:7,所以说还没有脱过单的我该有多难过。
招聘会上
“请问你们是什么专业的?”
“电商。”
“不好意思,打扰了。”
这是我们几个人在招聘会上遇到的真实的一幕。
3 月 22 日,我们在学校的招聘会上,处处碰壁。
现在想想,我那时候真的不应该报电商专业。其他院的专业对应的职位的月薪,6000 - 8000 元的比比皆是;我们经管院的专业对应的,都是 4000 - 6000 元的。就这还不算,关键是都是销售类的行业,我不知道别人愿不愿意,反正我是不愿意的。更让人可气的是,招电商运营人员的公司是有的,但是很多会说“理工科专业优先”!我们的专业好歹是“电子商务”四个字,按理说最合适了,结果他们居然不优先用我们!
所以,我奉劝各位高中生,填报志愿的时候,远离经管类专业,远离电子商务专业——除非你想做销售。
其实还有一个更可气的:之前我看招聘会的信息,发现 D 公司招咖啡师,结果月薪只有 3000 元!我们好歹是本科生,而且你们好歹是一个举世闻名的跨国公司啊。不过在招聘会上,我们发现,D 公司居然没有派人来,只有展架上面写着招聘信息。
——扯远了。我再说一下关于招聘会的事情。
原先我准备了 12 张通用的简历,结果发现那些之前看中的企业的职位,还是不太想招电商专业的人——从挂的材料就能看出来,电商专业甚至不配拥有姓名。
转了一圈,没有什么收获,我只好先找到 C 公司的展位(当时同行的还有丁),交了简历。C 公司是台资企业,它的母公司是世界 500 强企业之一。我意向的职位是企业管理系统顾问和 ERP 实施顾问,是通过公司自研的无代码平台进行开发设计。职位专业不限,不过包括管理类在内的一些专业优先——反正我的专业还是和这个相关性很大。
对方看了一下简历,问了我关于专业的事情,然后问了我自学的那些东西具体是什么、六级考了多少分、SQL 的增删改查是怎么操作的之类的问题,我当时都能够轻松地答出来。于是她们直接说让我晚上 18:30 到一个教室参加笔面试。当时丁在我旁边蹲着,之后说我应该是稳过,她们对我的表现很满意。
离开展位后,我突然想起来还没有问笔面试考什么呢,于是又回去问了一下,她们说是智力测试,包括逻辑、常识等等的东西。我就放心了,因为这些我还是有把握的。
又转了一圈之后,我把目标锁定到了 E 公司,因为我看到它在招数据管培生,而且指明要电商专业的学生。而且,E 公司有 20% 多的国有持股,在南京是非常知名的企业——你去新街口的话肯定能看到的。
她看我的简历的时候,我说自己有意于数据管培生。她又问我是偏向于业务方面还是偏向于技术方面,我说我倾向于技术方面,因为根据前面的人的反应来看,业务方面和营销的关系更大。
之后她看到我学的是电子商务,在焦点科技进行过实习,就问我焦点科技是做什么的(外贸),然后她又问我知道南京有哪些其他的电商企业。我知道的一个最有名的就是苏宁了,而且我之前还参观过苏宁,对苏宁的业务挺熟悉的。
然后,她又问我电商的发展会不会对传统商场构成冲击,因为 E 公司是典型的传统商场行业。我那时候是即兴回答的,大概意思是:随着电商市场的扩大化,电子商务和传统商场面向的消费者群体发生了变化:电商面向大众消费者,而传统商场面向高端人群。因此,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,传统商场行业不会消亡,反而能够转向高端化运作,毕竟很多有钱人更希望能够逛街、亲身体验奢侈品。
之后她又问我家乡和希望工作的地点。我的话当然是希望在南京工作了。之后她让我登记好信息之后就让我走了。从问的问题上看,我感觉还算可以的,我回答地也比较出色。
然后我又到了 F 公司的展位。F 是中国 500 强企业之一,招电商运营人员。其实我早就注意到它了,但是当时那个展位人太多,所以我之后才去询问招聘情况。
估计是看到我是电商专业的吧,F 公司的人员没有问我太多问题,直接就让我下午 18:30 到一个教室参加笔面试。我当时面露难色,说我今晚恐怕没时间。她愣了一下,然后就让我加群,说之后有什么面试信息群里面会说,还有面试之前的测试也会发到群里面,需要做一下。
当我再次转到 D 公司的展位的时候,发现居然有人过去守展位了。不过情况可想而知,展位前面没有一个人。
这时候,体育馆里面的人少了许多,有一些企业已经把展位撤了。我想着在招聘会结束之前再投一份简历吧。于是我看到了 G 公司,在“软件测试工程师”那一栏对应的专业是“电子商务”。这正合我意,于是我便到 G 公司的展位交了简历。
G 公司是国有企业,做航天领域的软硬件的。
我问:“你们这个‘软件测试工程师’是要求电子商务专业的吧?”
G 公司的负责人说:“哦不,那是我们写错了……上面的职位和专业是不相关的。
“根据你的简历来看,你应该是应聘销售工程师的吧。”
我这时候已经不想再说下去了。不过我还是硬着头皮谈了下去。我现在只知道当时她问我电子商务学了什么、那个焦点科技的实习学的是什么,还有其他我记不起来的问题。总之,感觉极差。她最后说“你的简历我们先收下,可能会考虑的”——还是别考虑了,我想。
就这样,我走出了体育馆的侧门。
笔试
现在的时间是 2019 年 3 月 22 日下午,我刚刚从招聘会出来。C 公司的笔面试时间是 18:30。
临近 C 公司的笔面试的时候,B 公司发来了短信,通知我们 28 日参加面试——正如甲预测的那样,我们几个人都收到了。回复短信后,我突然想起来我的头还没有洗,于是就迅速地洗了头和脸,涂抹了护肤品。
我的头发还没有彻底干的时候,甲和丙就催我出门。这时候我才知道,原来他们也向 C 公司投了简历,晚上笔面试。
我们去了水杉园迅速地吃了晚饭,当我的饭卡余额不足的时候,工作人员说可以微信支付。这时候我才知道,至少水杉园可以用微信支付(不是收款码的那种,是对方扫付款码的那种)。
当我们走到教室的时候,之前在 F 公司的展位加的群里面已经发了测试题。我想:反正他们说之后也有的,这测试题还不知道是不是仅限今天的笔面试(我也参加不了他们今天的笔面试)呢。所以我终究还是没有做测试题。
教室里面有二十多个同学。笔面试之前是宣讲会,主讲人就是招聘会展位上的那两个人。宣讲会本身没有什么好讲的。
笔试是 25 道单选题,每题 4 分,每人随机分到 A、B 卷。我看了一下,有排序、找规律、排列组合、常识题等等,比我想象中的要简单一些(我以为会有填空、论述题)。但是,有一个严重的问题:没有草稿纸!我只好在宣传页上进行演算。
除了数字的找规律题外,还有图形的找规律题。
说到图形题,我想起了我的一个同学考公务员,让我看一道图形题。我看了半天,说:“太难了,我看不出来,不过现在能够排除一个选项。”并指了那个选项。他说:“那就不用做下去了,因为正确答案就是那个选项。”关键是正确答案的理由我怎么想都想不到。
不过我还是做出了三道图形题中的两道。最后我还有两道题不会:一道图形题、一道数字找规律题。数字的那个我甚至考虑了三进制,但是也没有算出来。笔试结束前,我直接随便写了这两道题的答案。
五分钟后,笔试入围的人的名单出来了,我们三个人都入围了,这时候我才知道班里面还有两位女生也来参加笔试了。让我感到惊讶的是,笔试的分数线居然才 75 分,所以几乎所有人都入围了笔试。我以为笔试的分数线会到 90 分呢。
之后 C 公司的人问我们有没有四级没过的人,只有丙没有过,于是他还要进行英语加试。对于其他人来说,因为时间比较晚了,所以只能安排招聘会上表现突出的三个人当场面试,剩下的人之后再按照约定时间到公司面试。我是表现突出的三个人之一。
面试
面试在教室前面进行,其他人一个一个约定面试时间。我是最后一个面试的人,说实话,我当时挺紧张的,因为这是我第一次招聘面试,一切都准备得太仓促,甚至不知道发型乱了没有。
好在第一个面试的人不是我,我就一直深呼吸。而丙一直在做英语题,从他极不自然的动作来看,英语对他来说很难。
过了半个多小时,终于轮到我了。这时候,教室里面几乎没有人了,丙的英语加试也终于完了。在我面前的是其中一位面试官(戊)。我的简历在招聘会上就已经被她们进行了圈点和注释。戊刚开始就问我一个问题:
“招聘会上你的同学怎么没来?”
我想了想,不是有两位同学都过来了吗?“我的同学……你指的是蹲在我旁边的那位(指丁)吗?”
“对。”
“他其实是准备二战的,今天到招聘会就是看看而已。”
“那你呢?为什么秋招的时候没有找工作呢?”
“我那时候其实是准备考研的。不过,准备复习的时候已经没时间了,所以基本上没复习多少。再加上考试前一个月手腕扭伤了……”
“就没有考?”
“不是,还是考试了,虽然只是体验一下环境。不过最后还是考了 280 多分。数学 22 分(后来查截图应该是 28 分)——当然这是因为数学几乎没有复习;其他的还不错:政治 60 多分,英语 70 多分,专业课 120 多分(后来查截图应该是 115 分)。”
“那你当时准备考的是哪所学校?”
“南大。”
“那你的英语六级的分数多少呢?”
“520 - 540 分吧,我记不起来了。”我当时准备在文件夹里面找成绩单,不过她说:“不用了,就是想问一下过了没有。”
“那平时你在班里的成绩怎么样呢?”
“成绩嘛……去年综测我是全班第二。”
然后她问我专业课里面与职业相关的课程有哪些。我提到了管理信息系统、网页开发、Java 和 Oracle 数据库。
“既然你们学过管理信息系统,那你说一下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吧。”
“管理信息系统——从 MIS 到 ERP,就是它的高级阶段——是组织协调公司的物料库存、进出、输送、人员管理、调配、以及企业与其他企业、与子企业、父企业之间的关系、协助企业实施近期和远期目标、计划的一个信息系统……”(当时我是即兴靠我之前的理解回答的,实际情况比这一段话讲得更多,不过也是断断续续的。)
“网页开发里面你们都学了什么?”
“HTML、CSS、JS。其中 JS 前端的和后端的都学了。当然,JS 方面我自学的更多一点。”
“那写文本框什么的还是可以。那数据库你们学的是哪个数据库呢?”
“Oracle。不过各个数据库的 SQL 大体上相似,学过一个数据库,对其他的一些数据库——比如说 MySQL、PostgreSQL——也就能够掌握不少。”
“那 SQL 语句的增删改查怎么写呢?”
她在招聘会上面也问过我这个问题,不过我这次回答地更加详细了:“增就是
INSERT INTO 表 (列名,用逗号分隔) VALUES (对应的值);
,删就是
DELETE FROM 表 WHERE 条件;
,改就是
UPDATE 表 SET 列名 = 值 WHERE 条件;
,查就是
SELECT 列 FROM 表 WHERE 条件;
。”
她还问了我自学了哪些东西,但是具体怎么问的我忘记了。不过她在招聘会上也问过我这个问题。我回答的无非就是简历上写的东西:Python、PHP、JS 什么的,其中 JS 包括 React、Vue 什么的东西。
之后,她问我:“那说说你的一个缺点吧。”
我想了一下,说:“我的一个缺点就是说话的时候总是想让说出来的话的词语是最优的,所以总是在一些词上考虑一些时间,选择最优项,这导致我说话断断续续比较严重。”
“那你做过什么努力来改变呢?”
“我做过很多努力,比如加快说话的速度。”
“那最后一个问题,你对我们公司还有职位还有什么需要了解的吗?”
我当时主要是问了关于公司自研的无代码平台的事情。
“你知道 Visio 吧。”
“知道,画图的。”
“是做业务流程图的。”
“确实,我经常用它做流程图。”
“那你对这个平台的操作应该没有太大问题。”
“说实话,如果技术足够的话,我更愿意参与这个平台的研发。”
“这个难度实际上有点高。你的职业和业务流程关系比较大。”
“没事的,反正我们也学过管理信息系统,对业务流程的构建还是比较熟悉的。刚才说的只不过是一种可能而已。”
最后,她说:“很好,你的表现挺出色的,你的缺点对于职业来说也是可以接受的,那么还有一个问题,就是如果现在签约,你同意吗?”
“能不能给我一些考虑时间——一个月?”
“哦不,一个月太长了……我们的考虑时间都是三天之内的,因为我们的节奏比较快嘛。对于你这样非常优异的人,五天已经是上限了。”
这让我感到震惊和恐慌。我记得有些人都是拿了十几个 offer 的,自己要从中选一个签约。如果有这样的限定的话,我想拿两个都很难。
还记得之前 B 公司的面试时间是 3 月 28 日吗?还有其他的面试时间都不知道呢。如果同意签约,就等于放弃了其他所有的机会,以及将来所有的机会。
但是,这份工作就月薪来说,高于我们院去年的平均月薪,转正后的月薪也高于南京本科生的平均月薪。而且这份工作不是营销相关的,如果之后找工作的话,怕是再也找不到这么好的机会了。真的挺为难的。
“那么,你什么时间有空呢?约个时间吧,如果你同意签约的话,那个时候到我们公司来一趟吧。”
这时候,我还在思考上面的问题。过了许久,我才说:
“我的话最近几天时间都挺充裕的……周日可以吗?”
“周日我们休息……”
“那周一呢?”
“可以。”
接下来是另一个人(己)跟我介绍具体的薪资、福利等情况。五六千的月薪、五险一金、一年一度的体检、人才公寓、还有租房补贴等等的政策都说了一遍,我感觉就目前的情况来看,还是可以的。
“你一直托着脸是什么情况?是牙疼吗?”她突然问我。
“啊,不是的,只是有点紧张,虽然我以前确实做过牙齿的治疗。”
“我看你的笔试成绩挺不错的啊。”
“我感觉题比较容易,虽然最后时间不够,有两道题是我蒙的。”
“这么巧,你的笔试也只错了两道题。”
好吧,我从小学以来蒙的答案没有一次对过,直到现在也是这样。
之后,她给了我一张通知单,然后面试结束了。
整个面试实际上挺轻松的。
两天的考虑期
回到宿舍的路上,我遇到了甲和丙——甲是周一下午面试,丙没有通过英语加试。我向他们说了面试的经过,然后,“招聘会上蹲在你旁边的同学怎么没来?”成了一个笑柄,我们回宿舍专门对丁说了这件事。
然后甲问我:“你是周一什么时候去签约的?”我才想起来还没有看——当时也只是和工作人员说周一签约——于是拿出通知单。结果我发现,上面的时间是 3 月 25 日 10 点!也就是说,我一大早就要去公司签约!要知道,我平常状态下是 10 点才起床的。
不过起床的问题的话,我尽量克服吧。
为了保险起见,我向家人群里面说了我面试通过的事情。紧接着,妈妈、爷爷和表弟都打电话问这件事。他们鼓励我签约。与此同时,我在网上查了关于 C 公司的资料,发现公司还算可以,那么就这样愉快地决定了。
不过之后的两天,我一直在怀疑自己的人生。我这个人运气一直以来都差到了极点,突然运气这么好,该不会是陷阱吧!但是,既然是校招,公司应该是正规的而且注册资本大的才能进来吧。
到了周日下午,我突然想起来我的成绩单还没有打印,于是我去打印成绩单。不过,根据打印终端上的信息,教务处会为大四下学期的学生免费提供一份成绩单。于是我到院楼想问情况,但是由于是周日,院楼没有人。我只好花了两块钱打印成绩单。
之后,我又想:明天我去签约的时候,也有人会去那里面试。如果他们穿的衣服比较正式,而我穿得比较休闲的话,就很尴尬了。于是我便到创业园里面的一家出租衣物的店租了一套正装——除了皮鞋和领带,这两样我是有的;衬衫我实际上也有,但是他们的看起来更白一些。
那天,樱花盛开、天气晴朗,正是学校里面人最多的时候。
路上
2019 年 3 月 25 日一大早,我便去公司签约了。
首先说一下,C 公司在江浦。学校和公司的距离如下:
我之前在高德地图上查到最合适的线路是坐公交:2 路坐到终点站,再坐 D58 路到 C 公司,用时一个半小时左右,如图:
但是,我忽略了一个严重的事实:我出发的时候是早高峰。
我 8:10 到了车站,公交信息显示下一辆车 10 分钟后到。2 分钟后,这个数字成了 4 分钟。然而,过了 10 分钟,2 路车才到。
好不容易坐上车了,结果我遇到了龙蟠路大堵车——我坐的车在太阳宫以南的路段足足堵了 20 分钟。
我觉得照这样走下去肯定会迟到,于是我在九华山下车了,随即打了车。谁料到接单的司机和我中间隔着内环东线,而从路况信息看,内环东线和刚才的龙蟠路一样堵。尽管距离只有不到两公里,我又足足等了十分钟才等到车。
“请尽快到达吧。”我上车后第一句话就是这个。
司机在路上说,他接了好几个单都是被顾客取消了。他从九华山隧道和内环北线走,好在及时到达了,但是车费也不便宜,花了 53 元。
我当时想,如果我从学校就打车的话,也不至于花这么高的价钱,毕竟我们学校旁边就是玄武湖隧道。
“其实会坐车的人会先坐地铁,到江北了再打车。”司机说。
签约
到了 C 公司,我发现公司的工作人员早就在门外等着了。原来,这里的电梯需要刷卡。当时我遇到了另一位面试者,衣着看上去比较休闲。
C 公司的内部装饰不错,工作人员让我等一会儿。过了 5 分钟,己过来了。
己让我填写信息登记表等信息,并让我把身份证、成绩单、证书什么的拿出来。好在成绩单我昨天打印了——和我一起的另一个人就忘了打印。除了原件外还要有复印件,不过 C 公司有复印机。
信息登记表里面的信息非常多,基本上相当于之前填就业推荐表那样——不同的是,这一份是手写的,某些区域(比如说获得的表彰)我要把字写得特别小才能容下。填完表,就是签三方协议等等的签字了。
“签了这个,就相当于确定就业了,仔细想好。”
同时,签三方协议的时候,还需要添加违约金的事项:“违约金叁仟元。”
之后,由于之前的地方是面试的场所,我转移到活动区域继续签字。活动区域内有台球和各种健身器材,有一位工作人员在一块屏幕前向客户介绍产品。签完字后,己就把材料拿去盖章了。
由于公司还在开会,三方协议等的章需要等会议结束后才能盖。这时,坐在我前面的一位面试者看到了我,对我说:“嗨,你认得出我吗?”
看来她知道我是谁。之前的笔试通过的名单中,我认识的女生也就两名;而且这两名女生我是能够分辨出来的。
“你是 XXX(庚)吧。”
“你居然认出来了!”她脸上满是惊喜。
然后她问我面试的时候对方问了什么问题。
“首先,就是会问学了哪些课吧。我们不是有‘管理信息系统’这门课吗?她又问了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。我当时是即兴回答的,你可以查一下资料,不过最好能够用自己的话说出来。
“然后她还问了我自学的有哪些、数据库的内容,比如增删改查之类的。
“再然后就是问我的一个缺点是什么……”
“是脸盲吗?”
哦,我那时候没有想到这个缺点。
说完面试的内容后,我偶然看到庚的简历简陋到不知道怎么形容——大概就是上面是照片,下面是关于个人信息、履历、获奖情况的表格。别人好歹是套模板,她在设计方面什么都没有做。
顺便说一下,庚去年综测是我们班第一。
之后庚就准备面试了。己告诉我还要等半个小时。于是我在休闲区四处走动。我偶然间眺望了窗外的景象,只见附近除了道路和工地外,一片荒凉。毕竟是江北新区,一切都在建设中。
我等了一段时间觉得无聊,便打开了雀魂。
玩过雀魂的人应该知道,一场会持续十几分钟。正当我打最后一局的时候,己盖章回来了,而且我还需要继续签字。己刚好看到我在打雀魂。
“没事的,你打完再签也可以的。”
“没事,现在签也可以的。”
所以那一局我边签字边打牌,几乎是在乱打,甚至出错了好几手牌。直到我走出公司,这场游戏还没有结束。不过幸好,托前几局的福,整场游戏我还是第一。
不过有一件挺尴尬的事情:来面试的人,都穿得很休闲,就我一个人穿得那么正式。不过,留第一印象总是好的——不过,算是好的吗?
回学校的时候不需要顾虑时间,于是我打算坐公交车回去。哪知这地方几乎荒无人烟,二十分钟也没有一辆车,高德地图上也没有这路车的实时公交。正当我准备打车的时候,车来了。
过河
“你这不就相当于签卖身契了吗?”当我妈听说违约金 3000 元的时候,这么说。
“还不是因为你不给我钱让我二战。”
还记得大一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的作业,我把创业放在了第一位,把保研放在了第二位,把考研放在了第三位,把找工作放在了最后——最坏的情况下我才会考虑就业。结果事情一如既往地沿着最坏的方向发展。
在我身上,马太效应和墨菲定律不断应验,而皮格马利翁效应却不见踪影。
马之千里者,一食或尽粟一石。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。是马也,虽有千里之能,食不饱,力不足,才美不外见,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,安求其能千里也? 策之不以其道,食之不能尽其材,鸣之而不能通其意,执策而临之,曰:“天下无马!”呜呼!其真无马邪?其真不知马也!
不知道多少天前,我在天桥上突然想到了《马说》的话,联想到了我。
想想也真是悲哀:鉴于各种各样的情况,我实际上并不是很想找工作,而是想考研二战,毕竟我在几乎裸考的情况下还考了 280 多分呢,如果数学好好复习能到 120 分的话,进南大的复试应该不成问题(今年南大的管理学复试线是 370 分);要是其他科目也好好复习的话,进南大不成问题。无奈我妈多次强调不会给不上学的我一分钱,这就让我的考研的希望遥遥无期,本来有机会成为现实可能性的抽象可能性,彻彻底底地变成了不可能性。
所以说,我从面试通过之后,一直在怀疑:我究竟是获得了千年一遇的幸运,还是我最终向这个世界做出的妥协?
有人会说“你工作了又不一定不能考研,你可以边工作边考研啊”——我妈就是这么说的。我不知道你能不能做到,反正我现在应该是做不到了。很久很久以前,我还有多任务处理的能力;但是到了今天,它突然就没了。而且,至少在我认识的人中,有人去考雅思,有人专心于二战,都不考虑马上就业的。
哦,对了,有人这时候会说“为什么你高考不好好考”。这么问的话,《马说》便是答案。我高一的时候,一度一顿饭只吃一个苹果,结果吃出病了;高二的时候,晚饭只吃燕麦片,结果现在一吃燕麦片胃就难受。看别的同学,从来不会为吃饭发愁。饭都吃不饱,怎么能考好?
当天我就把三方协议等等交给辅导员了。
下午六点多,我接到了一个未接来电——当时手机没有响。我搜了一下电话号码,看来是 E 公司的来电。不过,这时候来电也没有什么用了,毕竟我已经签约了。
不管是幸运还是妥协,我现在已经如过河卒子一般,没有回头路了。
不过,虽然前景我无法看清,但是至少我还可以尝试。
附
如果你问我为什么放这么多《天使降临到我身边》的截图,那是因为这段时间,我脑内循环的都是这部番的 OP 和 ED,包括招聘会上。